——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引領會展建筑創新
作為商務部與上海市政府合作的國家戰略項目,地處虹橋商務區核心區的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工程正穩步推進,其地標形象日漸豐滿。這個全球最大單體建筑、總面積達147萬平方米、日均人流承載達40萬的恢宏項目,有著怎樣的建筑特色,又有著怎樣的設計創新?在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商業招商工作緊鑼密鼓進行之際,記者專訪了該項目設計聯合體(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和清華大學設計院)總建筑師傅海聰先生,由他為我們破解項目設計密碼。
獨創多首層設計
作為上海市又一全新地標性建筑,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的設計集合了眾多創新與商業的融合。
在設計上,項目以前瞻性理念打造出會展、商業多首層概念。據傅總介紹,通過8米架空步道層,可步行或使用電梯輕松到達0米層的一層展廳以及16米層的二層展廳。此外,通過首層和二層環繞展廳的專用車道,貨車可從各個方向駛入展廳,從而確保貨運的暢通運行和人車的有效分離,二層展廳與首層展廳同樣高效好用。
這種獨特的設計,也讓商業中心的0米層、8米層和16米層同時具備了首層概念,地鐵2號線出口直達商業中心一樓(標高0米),南入口廣場臺階直通商業中心二層(標高8米),商業中心三層如同置身首層的戶外廣場(標高16米),為商戶提供更多優勢席位選擇。
多首層的設計,讓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獨立建筑,而是融入到整體環境中“接地氣”的商業體,濃縮的大空間,顯得更親近,更方便,更快捷。
合理動線引導超級客流
商業動線的設計對于商業體來說是成敗的關鍵。
傅總介紹,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由展覽場館、配套商業中心、配套辦公樓和配套酒店四大部分構成,通過位于8米標高的會展大道聯成一體。會展大道設計為一條半室外的自然采光通風廊道,該布局極大地方便了不同樓層的人流導入,實現了會展、商業、辦公、酒店各業態的充分互動。
項目配套1萬平米的中央廣場,16米標高超大露臺廣場,10萬平米室外展場,10萬平米綠意盎然的南入口廣場等為超級客流提供愜意舒適的交流氛圍和自然生態的活動空間。
他還表示,對地面交通部分,主要通過內、中、外三環設計:其中內環以貨車為主,可使物流直接抵達展館門口;而客車則通過會展中心中環線導入。為高效進出,停車場采取了先進的自動計費,減少了車輛進出閘機的等待時間;外環線則主要成為城市干道與會展基地之間的過渡及布展貨車臨時輪候區,有效緩解周邊的交通壓力。先進的交通體系,真正做到了人車分流、人貨分流,確保展會布展、撤展以及日常交通安全。
立體交通樞紐高效吞吐
作為會展人流、車流匯聚的地標項目,高效的交通輸送至關重要。
據傅總介紹,考慮到項目人流堪比世博會場館,設計中充分考慮到了日均40萬人的承載能力,在緩解交通壓力上有較多的創新。例如,項目配套貨車輪候區周圍設計有較寬闊的緩沖地帶,以方便高架橋與高速公路車流的地面導入。
此外,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中心位于軌交2號線徐涇東站,為地鐵上蓋項目,一部分人流將通過地鐵到達。記者也同時了解到,除擬建軌交17、23號線外,虹橋樞紐地下“中軸線西延伸通道”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
據了解,虹橋商務區開發管委會此前對區域規劃進行調整和優化,在3.7平方公里的虹橋商務核心區內,原先規劃的8條地下通道增加為20條;同時,通過建設1條中軸線西延伸通道,將交通樞紐、核心區與國家會展項目全部連接起來。來自虹橋機場、高鐵樞紐以及大虹橋周邊人群,除地鐵外,也可由地下通道方便到達。這也意味著,作為區域商業龍頭,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的人氣磁吸作用將得以進一步發揮。
共贏幸運草之蕊
設計是否具有標志性,或許只有航拍最具說服力。
中博會項目在設計中考慮了飛機起降時的視覺效果。在乘坐飛機時,乘客就能從高空俯瞰會展中心,四葉草能從周圍環境中脫穎而出,“萬綠叢中一點紅”。白天呈現的是銀色四葉建筑體科技感十足;到了夜間,在光影的投射下,又是另一番不夜城的視覺震撼。
傅總表示,整體設計以服務功能為前提,致力于更加集約化、更加人性化,主體建筑逐漸演繹為“幸運草”造型,最終實現了功能與形象的完美統一。幸運草在西方代表著幸運,每片葉子都具有美好的寓意,在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蘊意,秉承“中正致和”的理念,展現了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和美吉祥的形象,而商業中心正好是幸運草之蕊,位于商機財富之源。
項目設計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綠色低碳技術應用方面,建設分布式能源系統,首次在大型會展場館內全部采用三聯供的供能技術,建成以后每年節約標準煤1.5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7萬噸;400多部電梯,通過超級電容和回饋系統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將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節能電梯的集中示范區;針對搭建、布展和撤展期間的會展垃圾、餐廚垃圾和生活垃圾,開展了垃圾綜合處理技術的攻關和創新應用,在場館內首次采用了密閉式垂直管道垃圾收集系統;展廳、辦公和輔助設施的室內照明將全部采用LED白光照明技術,結合室外泛光和景觀LED的全部采用,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部使用LED照明的會展場館。多重節能環保理念的運用,也將讓建成后的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綠色三星建筑。